兄弟们,今天咱们聊点扎心但又不得不面对的话题。全国U21青少年篮球锦标赛打到现在,广东宏远U21青年队的表现,说实话,让不少球迷心里咯噔了一下。57比96惨败山西国投,算上这场,1胜5负,战绩惨淡。更让人揪心的是,这场惨败背后,不只是输球那么简单——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这支青年军的真实成色。我们一直说“青训是根”,可这根,真的能撑起宏远未来的参天大树吗?当黄明依、杨溢、李奕臻这些名字只能出现在伤病名单或轮休名单上,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到底还剩几分?
先说重点,这支队伍里,真正能稳进一队的,可能就一个——段锦楦。这小伙子,身高臂长,控运扎实,打双能卫的模板已经初现。但你别说,他的投篮,尤其是三分和罚球,真得练!投篮不稳定,就像枪里没子弹,再快的突破也白搭。 他现在留在青年队打磨,不是坏事,是必须。年轻人嘛,别怕慢,就怕没潜力。段锦楦有潜力,就看能不能把“潜力股”变成“绩优股”。
再看那两位有六成机会的——小前锋吕罡瞳和中锋王显喆。吕罡瞳,18岁,打小前锋,位置稀缺,这是他的优势。可问题来了,数据平平,没进过国青,这履历在杜锋指导眼里,恐怕不够看。你想进一队?光靠位置稀缺可不行,得用表现“打脸”质疑者。 他现在缺的,是一场“神来之笔”的爆发,让所有人记住他的名字。
王显喆呢?210cm的身高,08年出生,年纪小,还有成长空间。更关键的是,他会投三分!这在内线里可是稀有技能。但技术粗糙,对抗吃亏,这是硬伤。他比张家睿容易增重,这是好事,意味着能更快适应成年队的对抗强度。可现在让他上去?恐怕会被对手“实力碾压”。所以,沉淀两年,多打比赛,才是正道。别急,好饭不怕晚,王显喆的未来,值得等。
可再往下看,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赵保乐和钟镇涛这两位后卫,一个19岁,一个18岁,按说正是涨球的年纪。可赵保乐基本没机会了,钟镇涛想打大学联赛,文化课又没过线,只能留在队里。这处境,多少有点“被动留守”的味道。常子诺和郝振宇?基本没戏。特别是郝振宇,都21岁了,在青年队都算“老将”了,还没打出名堂,升一队?难!
周嗣哲这个中锋,205cm,体型偏胖,比赛里一看就是“低配版万圣伟”。万圣伟好歹有灵巧和篮下技术,周嗣哲目前展现的,更多是笨重和效率低下。在宏远这种对内线机动性要求高的体系里,他这样的体型,恐怕连“轮换边缘”都摸不着。
说到这儿,咱们不得不提提那几位没打的“尖子生”。黄明依、杨溢、李奕臻,这三位已经上过一队的,这次基本没怎么打。李奕臻受伤,可惜,希望别影响全运会。杨溢只打了一场就歇了,但就这一场,数据亮眼:场均20.4分、5.4篮板、4.8助攻、4.2抢断,妥妥的“carry全场”级别。可你再看命中率——投篮36.1%,三分18.4%!我的天,这哪是“神勇附体”,这是“打铁”模式全开啊!一个后卫,助攻抢断一把抓,得分效率却这么低,关键时刻能当“大心脏”吗? 杜锋指导敢不敢用他,心里恐怕也打鼓。
李奕臻更离谱,作为投手,三场比赛,出手11.3次,命中率23.5%,三分21.7%!这数据,别说职业队了,野球场都得被“打脸”。一个被寄予厚望的投手,连U21比赛都投成这样,你说他缺不缺练? 杜指导上赛季不给他机会,现在看,真不是没道理。
所以你看,这支U21梯队,除了段锦楦、吕罡瞳、王显喆这三位还有点盼头,其他人,基本就是“陪跑”角色。青训不是“保险箱”,进了梯队,不代表就能进一队。 宏远的青训体系,向来以“严”著称,杜锋指导更是出了名的“铁血教头”,他要的是能立刻上场拼杀的战士,不是还在“练级”的新人玩家。
这次惨败山西,与其说是输球,不如说是给整个梯队敲响了警钟。当主力缺阵,队伍就一盘散沙,这说明什么?说明深度不够,核心不稳! 真正能扛旗的,还得靠那几个有天赋、肯吃苦的年轻人。
咱们作为球迷,当然希望宏远青训人才辈出,一代接一代。可现实是残酷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开挂”,也不是每支青年队都能“王者归来”。但只要段锦楦他们能稳住,打磨技术,提升心理素质,未来在CBA的赛场上“一骑绝尘”,那今天的阵痛,就值得。
这支广东宏远U21梯队,你觉得还有谁能逆袭上位?段锦楦的投篮,王显喆的成长,你最看好谁?这样的青训现状,你满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