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举白旗后,马科斯收回战争威胁,见中国大使,不该说的一句没提
菲律宾船只在中国黄岩岛海域被水炮喷得举白旗投降,这画面简直像动作电影里的场景,谁能想到一个国家的公务船会这么狼狈?
更戏剧性的是,没过几天,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就悄悄会见了中国大使,不仅收回了之前关于台海战争的狠话,还突然改口支持“一个中国”。
这种180度大转弯,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猫腻?
有人说马科斯是被打怕了,也有人猜他是在玩两面派,但真相可能更简单:他根本就没得选。
马科斯的这次转变,从两个细节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第一个细节是他在会见中国驻菲大使黄溪连时,突然强调“坚定支持一个中国政策”。
要知道,就在八月初,菲律宾高层还放话说,如果台海出事,菲律宾肯定会被卷进去,暗示可能和中国开战。
这种战争威胁可不是随便说说,它直接踩到了中国的红线。
但马科斯现在却闭口不谈战争,反而高举“一中”大旗,这变化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第二个细节是他在南海问题上的软化。
马科斯上台后,靠着美国撑腰,在南海问题上越来越硬气,甚至频繁派船挑衅。
可这次见面,他却说“南海问题不是中菲关系的全部”,听起来简直像在给自己找台阶下。
这些细节拼在一起,马科斯明显是在避重就轻,不该说的话一句都没提,比如怎么解释之前的挑衅行动,或者未来会不会继续搞小动作。
为什么马科斯突然变脸?
首要原因是他国内的局面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马科斯现在最头疼的不是南海,而是自家后院起火。
他之前配合国际刑事法院抓捕前总统杜特尔特,这事儿在菲律宾捅了马蜂窝。
杜特尔特在民间支持度不低,马科斯这一手直接导致他的支持率哗哗往下掉。
最新民调显示,他的对手、副总统莎拉的支持率反而蹭蹭往上涨,这简直是在打马科斯的脸。
更糟的是,今年的中期选举中,马科斯所在的阵营惨败,失去了对参议院的控制权。
政治根基一动摇,国内问题就全爆出来了。
最近曝出的防洪工程贪腐案,更是点燃了民众的怒火。
菲律宾街头已经出现了反马科斯的集会,人们举着牌子骂他腐败无能。
加上经济一直萎靡不振,通货膨胀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马科斯要是再不管国内事务,别说连任了,可能连任期都撑不完。
这种情况下,他哪还有精力在南海和中国硬碰硬?
缓和和中国的关系,至少能让他腾出手来灭火国内危机。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马科斯终于意识到,中国在核心利益上的态度硬得超乎想象。
菲律宾之前以为在南海搞点小动作,中国会像过去那样警告几句就完事,但这次中国直接上水炮,逼得菲船举白旗,这信号再清楚不过:中国不会容忍任何挑衅。
在台海问题上也一样,中国对菲律宾的战争表态只回了短短一句话——“不要在中方核心利益问题上玩火”,但这几个字的分量重得像石头。
马科斯心里明白,菲律宾那点军力,根本不够和中国叫板。
如果真被美国当枪使,卷进台海冲突,后果可能是菲律宾承受不起的。
数据上看,中国在南海的巡逻力量和执法能力这几年大幅提升,光是海警船的数量就是菲律宾的几十倍。
马科斯不是傻子,他清楚挑衅的代价有多大,所以赶紧收手,免得玩火自焚。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美国现在根本没空管菲律宾。
马科斯之前那么嚣张,很大程度上是仗着美国在后面撑腰。
但眼下美国自己焦头烂额,中美贸易谈判僵持不下,美国想让中国放开军用稀土出口,恢复大豆贸易,可中国就是不松口。
这种情况下,美国可能会拿南海问题当筹码和中国做交易,菲律宾随时可能被卖掉。
另一方面,巴以冲突让美国在国际上挨骂,支持以色列的行动让它分身乏术。
特朗普政府对南海的态度也变得暧昧不清,马科斯不得不怀疑,美国是不是还靠得住。
这种不确定性逼得马科斯赶紧找后路,修复对华关系至少能保证菲律宾不被孤立。
马科斯的这次转向,表面上是外交策略调整,实则暴露了菲律宾的脆弱性。
国内政治斗争、经济困境、外加大国博弈的夹缝,让马科斯只能选择务实路线。
但问题是,他的表态到底有几分真心?
菲律宾军方和一些亲美派还在蠢蠢欲动,万一美国稍后腾出手来,马科斯会不会又变卦?
这些疑问让中菲关系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马科斯现在的每一步都是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可能跌得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