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全世界两位“大人物”又闹起了矛盾啦!这回是俄罗斯的普京总统先发威,挺张扬地亮出了据说能飞上万公里的“杀手锏”。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特朗普就隔空回应了,意思很明确:别再瞎折腾你的导弹了,赶紧把乌克兰那边的事情解决掉才是正路!
他们俩这么一套操作,比看连续剧还精彩纷呈。
“海燕”出巢,普京亮出“独门武器”
这事儿得从俄罗斯那边说起,上个星期天,俄罗斯军方大肆宣扬他们成功试射了一款叫“海燕”的核动力巡航导弹。宣传得天花乱坠,说这导弹射程能超过一万两千公里,还能挂载核弹头,简直能打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
普京当天特意穿上了军装,亲自到现场视察,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说这“海燕”可是“独一无二的宝贝”,跟其他国家的武器完全不一样。
这阵势,一看就知道,明显是在对外,特别是对美国,展示自己那份战略威慑力。话说回来,“海燕”导弹的研制过程也挺坎坷的,折腾了不少年,失败也发生过不少次。
有位武器专家提过,他们觉得这次试验,更多是在政治上制造象征意义,可能比起军事上的实质性进展要重要得多,说白了,就是在向对手炫耀自己的肌肉。
特朗普隔空回应:我们有潜艇,你该先停战
俄罗斯那边搞得热火朝天,美国方面也不甘示弱,没多久,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在乘坐“空军一号”专机时,突然被记者堵了个正着。被问到“海燕”导弹是不是个威胁,他的回答依旧保持了他一贯的方式。
他似乎毫不在意地说,美国在俄罗斯沿海附近就有核潜艇,暗示我们也有杀手锏,没必要非得跑那么远。而且,他随即又换了个话题,直挺挺地把焦点转到了普京身上。
他毫不忌讳地说:“我觉得普京现在说这个不太妥,你该做的事是结束战争!” 一边说着,还带点埋怨的口气补充:那场仗本来一周之内就能收尾,如今却拖到了第四个年头。
这话说得明明白白:别整那些新玩意儿啦,赶快把正经的事儿办妥(也就是结束这场战争)才是最重要的。
双方针锋相对,关系为何突然紧张?
特朗普这话一说,俄罗斯方面肯定得做出反应,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也没拖拉,很快就出来回应,语气挺硬朗的,他说,俄罗斯不会停止武器试验,所有动作都以国家利益为原则。
他还反过头来批评美国,觉得正是因为美方一连串“不给力”的举动,才让两国关系变得更难搞,其实,懂点美俄关系的人都清楚,特朗普之前对普京那态度,说得过去,挺温和的,也愿意交流,但最近,美国那边的语气明显变得犟得厉害。
不光是特朗普亲自出面表态,上周美国还宣布对俄罗斯一家大型油企实施制裁,这可是特朗普上台以来的头一回。负责财政事务的贝森特更是直接把一位访来的俄罗斯高官叫作“宣传员”,两边你来我往,火药味越发浓烈。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串交涉的根源,还是因为乌克兰冲突。之前美国曾提出过“冻结战事”,意思就是先在现有的战线上停一停,但被俄罗斯不给答应。
接着,两国高层的那次通话也没谈出个结果,本来可能安排的特普会也算是泡汤了,所以,这次关于导弹的争执,实际上只是近期矛盾公开化的一个反映罢了。
专家怎么看?“海燕”真那么神吗?
其实,俄罗斯吹得天花乱坠的“海燕”导弹,真的有那么牛逼吗?对于这个事儿,国际上的武器专家都挺谨慎的,一个叫杰弗里·刘易斯的专家还质疑了莫斯科说该导弹“拦不了”的话,觉得未必完全可信。
他说,“海燕”实际上是一款亚音速巡航导弹,速度不算快,北约的战机完全可以拦截。他觉得,真正值得关注的是,这样的试验或许会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对大家都没啥好处。
他说,“海燕”的测试过程挺坎坷的,之前的试验时间最短只有四秒,最长也就两分钟,那是因为发动机经常点不着火。
更吓人的是,2019年有一枚“海燕”导弹试验失败后掉进了白海,后来打捞的时候还爆炸了,不但让包括核专家在内的7个人丧命,还引发了辐射污染,坑的挺大。
一位军事分析师德克尔·埃弗莱斯表达得更直白,他认为“海燕”的实力“让人极难相信”,更像是一种用来制造恐慌的“吓人武器”,真正用于战斗的作用不大。
他还笑着打趣说,让导弹画个“8”字形,并不代表它就一定能准确命中目标,看来,这“海燕”到底有多强,还得打个问号。
结语:
这次“海燕”导弹引发的美俄新一轮口水战,反映出来的还是两边之间那些难以调和的战略矛盾以及浓厚的不信任氛围。
俄罗斯想靠炫耀先进武器来增加谈判中的筹码,吓唬西方;美国则试图用外交手段和制裁手段,把对方逼得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一个展示“硬实力”,一个讲究“软肋”,这场大国博弈,每一步都牵动着全世界的心。
我们作为旁观者,最盼的还是他们能忍住别冲动,毕竟和平发展才是当今世界的大方向,一有事就摆出核武器威胁,对大家都没啥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