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赛当前,尼日利亚“超级雄鹰”的营地外总少不了各种风声。这不,下个月就要在摩洛哥踢世界杯非洲区附加赛了,关于主教练埃里克·谢勒打完这场关键战役就可能走人的说法,突然就传开了。尼日利亚足协主席易卜拉欣·穆萨·古绍显然是听到了这些噪音,选择在今天这个节骨眼上,亲自出来把事情说清楚。
根据尼日利亚足球网的报道,古绍的态度很坚决,直接驳斥了谢勒的“临时工”传闻。他把一份实实在在的合同摆在了台面上——两年。用他的话说,谢勒来这里不只是为了世界杯预选赛救火的,这份合同涵盖了预选赛,也包括之后的非洲国家杯。这番话,说白了就是想告诉所有人,足协和谢勒的合作是个“长期项目”。
坦白讲,这套“着眼长远”的说辞,在我这十几年的从业经历里听过太多次了。尤其是在尼日利亚足协这儿,过往多少教练的“长期计划”最后都变成了短期旅行,还没等项目开花,人就已经不在了。足球圈里,一份合同的约束力有时候真的得看成绩的脸色。不过,这次古绍主动挑明两年合同,至少姿态是做出来了,比纯粹的口头承诺要显得更有诚意。
回想当初任命这位法裔马里籍教练的时候,尼日利亚国内的疑虑可不小。古绍自己也承认,“很多人怀疑我们为什么任命他”。确实,谢勒的履历算不上顶级光鲜,让他来执掌错过了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正处于 rebuilding 阵痛期的“超级雄鹰”,在当时看,多少有点冒险。但谢勒用成绩让一部分质疑消音了,带队以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二之一的身份闯入附加赛,这第一关算是过了。古绍说他“证明了能力”,也算是对外界有个交代。
现在,足协的姿态从“选择”变成了“支持”。古绍明确表示,足协的责任是“给予他所需要的一切支持,让他能够履行职责,并取得国家期望的成绩”。这番话听起来很标准,但放在附加赛前的这个时间点,意义就不同了。这既是给教练团队一颗定心丸,也是在试图稳定球队和球迷的情绪。毕竟,对阵加蓬的这场比赛,以及之后可能遭遇的喀麦隆或刚果民主共和国,每一场都是你死我活的淘汰赛,任何内部的不稳定都可能是致命的。
球队的备战工作将在十一月初展开,然后兵发摩洛哥。错失上届世界杯的阴影还未完全散去,整个尼日利亚对重返世界舞台的渴望已经积压到了顶点。这种压力,不仅压在谢勒和球员们身上,同样也压在古绍和他的足协身上。
古绍的公开力挺,是一次必要且聪明的危机公关。但真正的考验,从来都不在新闻发布会的话筒前,而是在绿茵场上。如果“超级雄鹰”能在摩洛哥一路高歌猛进,那么谢勒的帅位自然稳如泰山,古绍的“长期项目”也能风光开启。可万一,结果不尽如人意呢?那时候,这份“两年合同”的份量还剩多少,恐怕就要打个问号了。
足球世界就是这么现实,所有的承诺和计划,最终都需要胜利来背书。现在,话已经说完了,态度也亮明了。剩下的,就交给下个月的比赛去检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