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北京电影制片厂有很多挑大梁的电影明星,其中有四位当家花旦,请您欣赏一下。
第一位是李长乐。
李长乐出生于1938年,是河北滦县人,她的父亲李蒸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职务。1957年她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调到北影厂演员剧团当演员,1985年至1991年任北影剧团副团长。
当时谢添正在筹拍《锦上添花》这部电影,看到24岁的李长乐,在这个英姿飒爽的姑娘身上,发现了非常阳光的一面,于是将铁英这个美好的人物交给了她。李长乐在赵子岳、凌元、韩非等一众有经验的“老演员”的帮助下,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这个表演任务。
铁英就是《锦上添花》中的女主角,一个开朗大方、风风火火又很美丽的年轻姑娘。最令人难忘的,是她的那双大眼睛,扑闪着,就像夜空中的星星般,那么明亮。另外,就是她的笑脸,是那么欢喜,那么灿烂,着实令人流连忘返。她由此成为那个时代的偶像,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女神。
在《锦上添花》、《青年鲁班》、《智截玉香笼》、《孔雀公主》、《伤逝》、《马加和凌飞》、《奇迹的再现》等影片和《古墓遗案》、《税官和他的同事们》、《正道苍桑》、《铁鹰行动》、《青春之歌》等电视剧以及《兵临城下》、《分家》、《于无声处》、《真情假意》等话剧中扮演重要角色;为影片《沸腾的生活》、《冰雪之门》以及电视剧《阿信》、《挚爱》等几十部。
另一位是谢芳。
1935年谢芳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50年,全家从香港返回内地,1951年在女中毕业后,被中南文工团吸收为演员,后该团改为武汉歌剧院 。
1959年,国庆十周年。北影厂计划将杨沫创作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搬上银幕,向国庆献礼。女主角林道静的扮演者竞争激烈。北影厂女演员秦文也是候选人之一。但后来导演崔嵬想起了自己当年在武汉工作时的一位老部下,一位叫谢芳的歌剧演员,觉得她的形象气质都更适合林道静。于是就大胆启用了这位新人。
结果,谢芳一炮而红。成为了当时中国影坛一颗耀眼新星。那时谢芳实在太红了。谢芳的演技好,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她的表演自成一派,优雅含蓄却不失激情,尤其是“眼神戏”很传神。这样的表演,在当时,颇受欢迎。她还幸运地进入了1962年评选的“22大明星”行列,一时风头无双。
再有是俞平。
在六七十年代的北影厂,俞平可是有名的当家花旦,而她也是很多观众心中的女神。
她在《小二黑结婚》饰演的小芹十分出彩,她的纯朴自然,羞涩中却透着几分聪慧和大胆,让观众都不由为她心动,因而也被人们称为"迄今为止塑造的最好的乡村少女形象"。她追逐爱情彰显出来的果断、勇敢和大胆令人折服,她真实自然的演技,收获了很多观众的喜欢和欣赏。
其实这已不是她出演的第一部影片了,她首次登上银幕则是在1959年,出演的是北影厂群星荟萃的电影《红旗谱》,并饰演了大方淳朴的农村姑娘春兰,也是一个为爱坚守,柔弱却不懦弱的好姑娘。
1953年,才十三岁的她,进入南京市立二中读书,便被老师发现了艺术天分,并着重培养,还担任了学校话剧团的团长。
这让她对表演更加热爱了,因而也坚定了她之后要走上表演道路的决心,1959年高中毕业后的她,便只身远赴北京,并报考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北影演员剧团。
当时《红旗谱》正在筹备期,而找寻女主角春兰便成为了头等大事,而便幸运的被选中带到了导演凌子风的面前。
她甜美的长相,修长的身材,无疑获得了导演的首肯,而这次经历,也让俞平打消了想要留在话剧舞台上的念头,也从此拉开了她35年的电影生涯。
影片中的她带着一种特殊的气场,内敛而柔弱,但正所谓以柔克刚,带着几分娇羞的她,却恰恰捕获了众人的心。
之后,她还出演了《耕云播雨》中的肖淑英,《早春二月》中的方萍,《暴风骤雨》中的刘桂兰,《汾水长流》中的孙玉兰。
必须要说说袁玫。
袁玫在四个人中,名气虽不算很大,但她的美丽,与另外几位女星比起来,却毫不逊色。
袁玫祖籍河北省武邑县,1935年7月1日出生于北京,父亲是傅作义手下的参谋。小时候袁玫家境优越,她长得明眸皓齿,穿着时尚,浑身带着洋气。小学时袁玫就能歌善舞,喜欢读小说、看电影,求知欲特别强。1955年袁玫高中毕业,恰好北京的总政话剧团招演员,袁玫朗诵了一首诗歌,得到了主考老师的赏识,被顺利录取了。
青年袁玫
1956年,长影厂出品影片《青春的脚步》,著名导演严恭、苏里来北京选演员,一眼相中了袁玫。21岁的她幸运地在片中饰演“林美兰”,让很多人羡慕。
她和谢芳一样,也长了一张很“上镜”的脸,所以成为众多电影摄制组争相邀请的对象,如《上甘岭》、《徐秋影案件》、《画中人》等都曾考虑过由她出演女主角,但都因为各种原因而错失良机。直到1957年,她才在长影厂拍摄的《青春的脚步》中出演了女主角,其美丽惊艳了众人。译制片配过音;导演过译制片《笑面人》、《斯特林堡的一生》等。
就在袁玫的事业蒸蒸日上时,运动风波来临。她因出身不好,加上《青春的脚步》受到批判,袁玫被下放到北大荒劳动。袁玫含着眼泪坐火车去了北大荒,她每天下地干活,后来去炊事班做饭。北大荒农垦文工团的领导不忍埋没袁玫,将她调到团里当演员。袁玫在话剧《北大荒人》中塑造的女主角“燕子”,轰动了全国。
北影厂著名导演崔嵬看了《北大荒人》后很激动,决定将这部话剧搬上银幕。挑选演员时,整部话剧中的几十号演员,崔嵬只选中了袁玫一个人。1960年,袁玫拍完《北大荒人》后,被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当演员。1961年,电影《北大荒人》在全国公映,深受观众欢迎。
1979年,北影厂出品影片《第二次握手》,著名女导演董克娜邀请袁玫饰演女主角“叶玉菡”。
这个角色既是一位温柔贤淑的妻子,又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科学家,袁玫用内在、含蓄、深沉的演技和表演风格,将角色塑造的真切感人。
《第二次握手》公映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袁玫被更多观众熟知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