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5》虽已落幕,但有关歌王陈楚生的话题却始终热烈。
我近期写了几篇夸单依纯作品的文章,更引来陈楚生粉丝不满。两方粉丝的骂战让人哑然失笑。
作为一个歌迷(不是谁家粉丝)的创作者,我始终站在相对客观角度评价每一首作品,对每位歌手亦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一个群体的力量足以大到影响官方决策的时候,一定有它的道理在。
所以陈楚生夺得歌王桂冠,一定是众望所归。
更何况,他无心插柳柳成荫,是对歌王无所觊觎的情况下获得的。
回望他在《歌手2025》所演绎的作品,人文精神是他最关注的,歌曲选择也就更加接地气、更加深入人心。比如他在节目中选择了两首歌是词坛才女唐恬的作品。
今天,我们就以唐恬作词的两首歌曲为例,分析陈楚生作品为什么大多拥有直抵灵魂的情感穿透力。
《行走的鱼》
《行走的鱼》这首歌最抓人的,是它的歌词。
唐恬这位乐坛才女,以“行走的鱼”为象征,写出人们在不适的环境中的所有痛苦挣扎。
鱼本来应该在水里,却行走在陆地,为了适合这个环境,所要做出的改变是戴上面具,学着热闹孤单双栖,学着忍痛前进,以“鱼”这个意象,隐喻长大成人后的诸多无奈。
而这首词不仅仅是引发共鸣,而是以爱的暖手去抚慰每颗受伤的心灵。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更多人爱的是你的荣光,从而分一杯羹;遇到你的穷困、愚笨、脆弱、过错,唯恐避之不及,甚至至亲之人也不一定能够欣然接纳。
而这首歌,以汉语言的温暖,包裹起那些个人们不想被提及、被发现、被指出的“黑暗面”。接受它们,才是真正的爱。
人们爱 你的光
我偏爱 你的黑
你的笨 你的错
用瑕疵 做我们
找彼此 的印记
没关系 没关系
生活的碎片,有时就像满地的落叶,记录着内心里的伤,却无人清扫。而这首歌,就像一个心思细腻的爱心人士,一一拾起,捧回家,夹到生活的扉页中。感觉到被疗愈,被尊重,被珍藏。
唐恬的词,总是满怀人文关怀,让每个疲惫的心灵,能够在她的歌词里暂时被安抚,被看见。这是一个敏感的作词人所具有独特觉察力。
管世界正剧闹剧 发誓要演得尽兴
像一段遗憾的过往不与任何人讲
像一首悲伤的歌却被人欢快的唱
像一艘归航的船灯塔熄灭所有光
像是你 像是我
唐恬看到了每个渺小的灵魂心破碎的声音,每个奉出真诚的人却被谎言刺伤时的呻吟,每个沉默的人内心里那震耳欲聋的呼喊。所以,她才会写出有如太阳一般带着温暖带着爱的文字。
《行走的鱼》的作曲是汪苏泷,这首歌某些特点很像《光亮》,但主题却完全不同。
从主歌低音区的主题叙述,到桥段的长旋律细条的抒情,再到副歌铿锵有力的细节倾诉,
整个曲式跟随歌词情绪,直到声声入耳,缱绻入心。
陈楚生的翻唱 ,从一开始时的自己亲自弹琴配器,主歌时的低沉阴郁,到副歌的情感爆发,形成一种温柔之力。
特别是他刻意保留的明显换气声,就像鱼行走陆地的“挣扎”与不适,以声效模拟让歌曲更有氛围感。
而且,这次的编曲,主歌部分剥离复杂元素,突出人声,形成鱼离开水孤独前行的意象。而到了副歌,更多乐器的加入,制造被看见的温暖。
总体上,这场演出,淡化了竞技性,以减法美学聚焦情感抒发,尽管如此,镜头扫过观众座席,有人听得泪流满面。不用声嘶力竭,就这样一字一句地真诚地唱,就会像泄水置平地,它已悄然地流到你的心上。
《获奖之作》
这是一首相对规整的流行歌,歌词的优秀不容忽视,唐恬打破了“获奖”相对凡俗的定义,而给予普通人以褒奖,将视角对准每个默默付出、平凡的普通人。
获奖,往往对准成绩卓越、出类拔萃者。鲜花、掌声、聚光灯、红毯等等都是属于获奖人的。而“获奖之作”也往往是惊世创新之作,或巅峰之作,总之与普通人无缘。
而唐恬是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颠覆了“获奖之作”的定义,将“十八岁的追梦和扑空”“养家后的薪酬与负重”“父母变作孩童 想起他曾举我过肩头看星空”这些看似平常的理所当然的寻常事,当作是壮举的“作品”。
一首歌,颁出十几个奖项,每个奖项都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颁给“奶奶唱过 哄我入睡的歌”“颁给你我如何 站直了行走”“颁给关关都过 过了关关再有”这些生活场景和人生细节。
这个颁奖,都在提醒着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都是那个独一无二的“优秀之人”,更有数不清的“获奖之作”。
听到这样的歌词,谁不为之动容?!
每个人都不容易,每个人都很重要,可是,行走在人世江湖,又有多少人能够被看见,被关照,被欣赏?而陈楚生的这首《获奖之作》让那些个温暖的瞬间被放大,被捕捉,人的内心也瞬间被温暖、被治愈、被救赎。
发现陈楚生有着与这个视觉化时代格格不入的特质,那就是他的歌声不追求画面感,而是追求人文的关怀、纯粹的诗意。
同时,他又深刻地了解自己,他的音色醇厚且真挚,吟唱时又有着超脱的禅意,所以他的选歌更倾向有深意、有音乐性的作品。
他的歌于是就兼顾了年轻人追求的“本真性”,又契合了中年人偏爱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性,他无意迎合他人,反而无心插柳地得到了最大人群基数的认可。
所以,哪怕他唱的有瑕疵,都会得到原谅;哪怕他的高音区不够完美,比如F#4-G4换声区存在吃力感,但他的情绪张力弥补了技术瑕疵,让人不忍挑剔 。
有关歌王时的感言,我认为是他是发自肺腑的:“在我心里,我觉得没有歌王。我们每一个歌手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都不一样。”
而歌王奖杯却引来如此网络风暴,或许亦是他始料未及,他说“这份奖项很沉重,它会在我接下来的音乐道路上,提醒自己要更爱音乐。因为你爱它,它就会爱你。”
是的,对音乐的爱才是他获得歌王的最大原因。
尽管如此,技术是为了情感服务的,过硬的技术才会让人走得更远,希望陈楚生弥补高音区的不足,迎来更高阶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