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俄乌之间又起波澜。俄罗斯这回又来了个全境轰炸,看上去气势汹汹,可到底有啥用?乌克兰被炸了三年多,重工业都快没影了,俄军还在轰,很多人都觉得有点没意思了。这事背后的弯弯绕绕,和美国也有点关系。到底俄罗斯这波操作是想干啥?美国又插了一脚?
2025年,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空袭又升级了。新一轮的轰炸,基本上是全境覆盖。俄军这次动静还挺大,战略轰炸机、导弹、无人机轮番上阵。整个乌克兰的警报声一阵接一阵,老百姓都快习惯了。
这场轰炸不是俄军第一次搞大动作。从2022年开打到现在,乌克兰的重工业早被折腾得七零八落。马里乌波尔、哈尔科夫这些地方,哪还有啥大工厂?基本上,乌克兰能叫得上名字的工厂、能源枢纽、铁路都被炸过不止一遍。到2025年,乌克兰能被炸的地方,真的不多了。
这一轮轰炸刚开始时,乌克兰还是有些紧张。毕竟,俄罗斯这回上了不少远程导弹和新型无人机。大城市一度拉响了空袭警报,基辅、利沃夫、敖德萨都没能幸免。可很快乌克兰人发现,很多导弹根本没击中目标,还有不少被防空系统拦了下来。俄军发射的数量不少,但效果却没想象中那么炸裂。
乌克兰的基础设施被反复轰炸,民众的生活早已一地鸡毛。供电、供水、交通,哪一样不受影响?但到了2025年,乌克兰人对这种轰炸,已经麻木了。有人说:“咱们这地儿都被炸成筛子了,还能炸出啥花?”的确,俄军折腾了三年多,乌克兰的高价值目标早消耗得差不多。
这回,俄罗斯的轰炸其实有点像做样子。因为乌克兰境内,值得一炸的地方真不多。反倒是轰炸的消息一出来,俄罗斯国内舆论沸腾了一阵。官方媒体各种宣传,强调俄军依然能全境打击乌克兰。可老百姓也有点无感,觉得这事老套路了。
说白了,俄罗斯这波操作,更多是做给外人看的。一方面,乌克兰最近用无人机袭击了俄军的战略轰炸机场,还把几架轰炸机给炸了。俄罗斯不报复,脸上挂不住。于是,普京一声令下,来个全境轰炸,既是给乌克兰一个“警告”,也是安抚国内民众。你炸我一架,我就轰你全境,气势得拉满。
另一方面,俄罗斯这回也在给西方看。最近美国刚用B-2轰炸机大张旗鼓地空袭了伊朗的核设施。美国出动B-2,还跨大西洋飞行,摆明了秀肌肉。这事刚过去没几天,俄罗斯就来了个大规模空袭乌克兰。时间点很巧,说明俄罗斯不想在战略对抗上掉队。你美国能秀肌肉,我俄罗斯也能玩全境轰炸,气势不能输。
大家都清楚,美国那波轰炸伊朗,更多是表演性质。B-2轰炸机出动了好几十架,实际扔的炸弹没多少,目标也被提前“清空”了。伊朗的防空都瘫了,美国这一波更像是“飞一圈”,顺便训练下飞行员。俄罗斯估计也看出来了,所以这次轰炸乌克兰,多少带点“表演”成分。
但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数量本来就比美国少。更糟糕的是,前一阵子还被乌军无人机袭击损失了几架。现在,俄军要是再不表现表现,国内外都会觉得俄罗斯怂了。于是,这场轰炸其实更像是“秀肌肉”,告诉美国和西方,俄罗斯还有能力全境打击,别以为我不敢动手。
乌克兰这边,虽然被轰炸得不轻,但士气并没有被打垮。反而让人觉得,俄罗斯这招有点老掉牙。很多乌克兰人甚至在网络上吐槽:“你们轰吧,咱这都没啥能炸的了。”有的网友调侃:“现在轰炸乌克兰,就像往一堆废墟上再扔几块砖头。”虽然是玩笑,但现实确实如此。
与此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这波轰炸反应平平。美国、英国、欧盟都发了声明,谴责俄罗斯的暴力行为,但也没再多做什么。毕竟,乌克兰现在已经没啥高价值设施,轰炸的效果有限。西方更关心的是乌克兰能不能撑下去,以及接下来援助怎么搞。
俄罗斯国内,这场轰炸成了新闻头条。官方媒体反复播放轰炸画面,强调俄军依旧有大规模打击能力。可普通老百姓的关注度远没有两年前高,大家都觉得,这种全境轰炸早已见怪不怪。有人甚至私下吐槽:“还不如省点导弹钱,用来修修国内的路。”
2025年的俄乌局势,其实已经进入了一个“死循环”。俄罗斯还在不断制造大动作,乌克兰的抵抗也没停过。两边都不愿意先收手,外部势力反复介入,局势越来越复杂。这场战争,轰炸只是表面,更深层次的较量还在继续。
这场新一轮轰炸,虽然表面上看是军事行动,但背后的政治意味更浓。俄罗斯要让乌克兰、美国和欧洲都看到自己的“狠劲”,但实际效果并没有那么震撼。乌克兰的高价值目标基本耗尽,轰炸更多成了一种“仪式感”。
俄乌之间这种“政治秀”式的打击可能还会有。每次有新动作,舆论都会热议一阵,但实质性改变却不多。2025年,俄乌之间的较量,已经越来越像是一场持久的消耗赛。大家都在等对方先出错,可谁都没能等到。
这次俄罗斯全境轰炸乌克兰,没能带来什么新突破。乌克兰被炸的地方已经不剩什么,俄罗斯也没能靠这波打击改变战局。更像是双方在外部压力下,继续做给世界看的表演。这样的局面可能还会继续,真正的转折,还远远没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