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金砖要不要拉印度进能力范围?我看这问题不用思考那么久。就算拉得动,能拉得住才怪。看看这几年,印度那一副快要崩溃的节奏,谁都知道这货想抱大腿又不愿意真让步,嘴上说要自主,实际上让生产线不断向中国靠拢。消息说印度去年对中国出口成长了4.8%,但对西方国家的依赖似乎比以往更深一层——这不只是商业问题,更是政治信号。在中国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印度仍然试图趁着经济差距,加快扩张。可是你要想想,印度国内那么多乱象,供应链那么脆弱,面对全球局势的变动,连一些基础产业都还在摇摆,怎么谈得上稳住那个被全球看作“成长火箭”的位置?
我这两天看了个行业报告,美联储上个月的会议纪要也提到,全球通胀开始走软,但对于新兴市场还带来压力,特别是印度。去年印度的通胀率也攀升到6.1%,高出目标一大截。你说这能算是“自主经济”吗?反倒像是被外部动荡牵着走。再看看他们的货币贬值,卢比一年贬了4.2%,外资还在疯狂撤退,数据显示去年外资直接投资流出达到了200亿美元。印度要不是靠国内庞大的人口和内部市场撑着,早就出问题了。
而且,你别以为中国把印度排除出去就没问题。实际上,金砖这个机制逐渐虚了,无论是机制本身还是成员的都露出不少裂痕。俄罗斯那边早在乌克兰事变后就越来越边缘化,金砖被逐渐变成了几个“经济体谈合作”的讲堂。而印度一方面嘴上说要加强自主,另一方面又在靠美西方打“平衡”,这明摆着是在玩“两手策略”。你说,真要未来金砖能变成像样点的国际组织,不把印度和俄罗斯按掉都难。
我觉得,要想让中国在国际上谋求更大主动,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跳出这个老框架。国家之间不能死守那点合作面子,要真有点行动力,建议我觉得我们应该借此机会,考虑弄个新机制。别跟着“好像要联合”的思路走,实际操作中谁都知道,合作里藏着的都是利益算计。再不济,把原有那帮“合作伙伴”都疏远点,自己增强话语权,得让国际关系更灵活一些。
想到真搞不懂,金砖到底值不值得再继续糟蹋时间?要不要我们自己设个盘,别等看盯着那个“南希望牵着手走天下”的幻想逐渐变成泡影。现在有人还在幻想五个大国能把世界捆绑得更紧,但实际上,每个国家都在谋自己的利益。这世界还乱着呢,硬扯一个“合作精神”真能扯出点什么来?不如多割一块肉,自己做点事,也别再稀里糊涂地等着那所谓“合作达成”的奇迹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