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芯片产业的控制权争夺战,正迅速演变为席卷全球汽车行业的供应链风暴。荷兰政府的态度从一开始的强硬接管,到如今悄悄寻求代理人收拾残局,这背后到底藏着多少无奈与算计?一切还要从那个让全球汽车厂商心头一紧的秋天说起。
10月22日,一通关键电话揭示了这场博弈的最新态势。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主动拨通了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的电话。中方公告的用词很微妙,是“应约”通话,这意味着荷兰是有求于人,姿态上先矮了一截。
卡雷曼斯在电话里强调,荷兰非常重视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希望能进行“建设性”的会谈。这话说得委婉,但谁都听得出来,就是希望中方能“高抬贵手”。然而,王文涛部长的回应却异常直接,核心意思就三个:第一,我们珍视中荷关系,但这不代表你可以随便欺负我们;第二,你们搞泛政治化,强抢安世半导体,破坏了全球供应链;第三,我们敦促荷方“悬崖勒马”,回到遵守规则的正道上来。
这番对话,几乎是各说各的,但高下立判。荷兰想找台阶下,中国则明确要求:先认错,再谈别的。这场交锋的背后,是一场精心策划却最终失控的“闪电突袭”。
事件的引爆点在9月30日。荷兰政府突然祭出一份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冻结了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的全球资产,并强行撤换了中方CEO。这个法案当初是为了防止荷兰再次亡国,保障战略物资而设立的,估计连当年的威廉明娜女王也想不到,几十年后会被用来抢夺一家中国企业的资产。
要说荷兰自己有这么大的胆子,那纯属高看他们了。就在荷兰行动的前一天,美国商务部发布了新的“附属实体规则”,规定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其全球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将自动受制裁。美国的指令一下,荷兰第二天就心领神会地动了手。
接着,10月1日,三位外籍高管向荷兰法院提出紧急请求,声称公司存在“治理缺陷”。短短七天后,荷兰法院就迅速判决,暂停中方CEO的职务,并将股权交由第三方托管。一套行政命令加司法程序的组合拳,快得让人眼花缭乱。至此真相大白,这根本不是什么商业纠纷,而是美国在幕后操盘,荷兰在前台表演的一出戏。
然而,他们都低估了中方的决心和能力。安世半导体的前身是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是中方注入巨额资金,带来了先进的管理和广阔的中国市场,才让它起死回生。到去年,安世营收飙升至147亿元,给荷兰贡献了1.3亿欧元的税收,更是一举成为全球车规级芯片领域的霸主,被誉为欧洲工业的“芯片心脏”。
眼看刚养肥的羊就要被抢走,哪有这么便宜的事?10月19日,安世半导体中国区直接发布公开信,宣布进入“独立运营”状态,明确表示“不接受任何未经中国区认可的指令”,并且干净利落地切断了与荷兰总部的所有系统连接。
这一招堪称釜底抽薪。安世中国迅速将国内业务结算货币改为人民币,支付系统从SWIFT切换到中国的CIPS,甚至把欧洲的ERP系统换成了国产软件,整个供应链也全面转向了中国本土企业。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位于东莞的工厂几乎没受影响,订单交付率几天内就恢复到95%以上。反倒是欧洲的客户急得团团转,一边骂荷兰政府瞎折腾,一边派人跑到中国来求购芯片。
中方的反制迅速引发了连锁反应,而最先倒霉的就是全球汽车产业。要知道,全球每10颗车规级功率芯片中,就有7颗来自安世半导体的中国工厂。中国的生产线一“独立”,欧洲的汽车厂立刻就傻眼了。
宝马和奔驰的新能源生产线因为缺少关键芯片,已经陷入停滞。大众那边情况稍好,但库存也只能再撑三周。可问题是,别说三周,就算能撑三个月又怎么样?芯片总是要买的,生意人终究是要利润的。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发出紧急警告,如果这场争端不尽快解决,欧洲汽车产业链将面临至少三个月的中断。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瞬间失衡,关键元件价格飙升,交货期从8周直接延长到20周以上。一场疫情期间的“缺料潮”眼看就要重演。
面对产业链的巨大压力和中方的强硬立场,荷兰政府的态度开始松动了。曾经信誓旦旦宣称接管是“明智之举”的官员们,现在发现自己抢来的根本不是金蛋,而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强抢不成,荷兰政府开始悄悄另辟蹊径,试图寻找一个“代理人”来接手安世。他们一边与安世管理层进行所谓的“友好会谈”,一边暗地里为代理人接管铺路,想给自己找个体面的下台阶。
可这算盘打得也太响了。闻泰科技的发言人直言不讳地指出,任何试图接手安世的荷兰企业都“注定要失败”,因为“客户不会追随新公司”。这话一点没错,安世中国已经彻底独立,荷兰政府手里剩下的,不过是一个空壳总部。谁会傻到花一大笔钱,只买下一间办公室,还得罪真正的生产方和市场?
从强硬夺取到电话求和,再到如今寻找代理人解套,荷兰在这场博弈中可谓是节节败退。他们以为有美国撑腰就能为所欲为,却忽略了全球化时代最基本的一个事实:供应链的依赖是双向的。你可以不卖给我,但你也同样离不开我的工厂和市场。
这场围绕安世半导体的闹剧,最终只会证明,单边主义和强盗逻辑在今天这个深度融合的世界里是行不通的。试图通过非市场手段攫取利益,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真正的赢家,从来不是声音最大、拳头最硬的那一个,而是最懂得合作与适应规则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