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个曾经把国乒打蒙的日本天才少女,怎么又杀回来了?
这事儿得从WTT伦敦站说起,平野美宇,这个名字对于稍微关注点乒乓球的人来说,绝对不陌生。这次比赛,她一上来就跟开了挂似的,三下五除二,干净利落地把一个德国选手给剃了个光头。比分是11:4、11:6、11:5,加起来德国姑娘才拿了15分,平均每局5分,这哪是打比赛,简直就是单方面的教学。
很多人看到这个结果,心里咯噔一下。平野美宇?不就是那个几年前突然冒出来,然后又很快沉寂下去的小姑娘吗?没错,就是她。但现在看她场上那股子杀气,那每一板球都算计得死死的劲儿,感觉又回到了她最巅峰的时候。
说到她的巅峰,那可真是结结实实地给了咱们国乒一记重锤。那是在2017年的无锡亚锦赛,当时才17岁的平野美宇,像一阵旋风一样,连着把丁宁、朱雨玲、陈梦给掀翻了。要知道,这三位在当时可是国乒女队雷打不动的主力核心,就这么被一个日本小姑娘“一穿三”,直接捧走了冠军奖杯。那场面,当时在国内乒坛引起的震动,不亚于一场小型地震。
从那以后,国乒上下把她当成了头号假想敌,专门成立了研究小组,把她的打法、录像翻来覆去地看,甚至找人模仿她的“闪电战”打法来当陪练。
可以说,平野美宇一个人,就逼得国乒整个技术体系都进行了一次升级。所以,当她这次以如此强势的姿态回归时,大家心里都在犯嘀咕:这回,狼是不是真的又来了?
这次比赛,让人心惊的不止一个平野美宇。日本队这次跟打了鸡血似的,女单16强里,她们哗啦啦地占了六个席位,简直是集团军作战的架势。除了平野美宇,还有早田希娜、张本美和这些我们都熟悉的老对手。
更要命的是,另一边的韩国人也没闲着。一个叫申裕斌的韩国姑娘,也在这轮比赛里搞出了大动静。她对上了咱们的小将纵歌曼,第一局纵歌曼打得顺风顺水,11:6轻松拿下,大家都觉得这比赛稳了。可谁能想到,从第二局开始,风向全变了。
申裕斌像是突然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开始疯狂反扑,硬生生把纵歌曼给逆转了。这姑娘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就在不久前的杭州亚运会上,她和队友田志希搭档,在女双决赛里,把咱们的王牌组合孙颖莎和王曼昱给赢了,4:1,一个相当悬殊的比分。
能从“莎昱”组合手里抢走亚运金牌,这实力已经不需要再用任何语言来证明了。她现在就是国乒认证的、最顶级的强敌之一。
所以你看,一边是日本军团气势汹汹,另一边是韩国猛将虎视眈眈。就在这样的双重夹击下,我们这次出征的国乒女队,却遭遇了一场不小的风暴。
六个姑娘出征,一天之内,就折损了一半。纵歌曼被申裕斌逆转,张翔宇碰上日本主力早田希娜,更是被打了个0:3的惨败,连一局都没能拿下来。还有一个叫韩菲儿的小将,也在这一天被淘汰出局。看着晋级名单上,日本队浩浩荡荡的六个人,而我们只剩下孤零零的三个人,那种视觉冲击,真的有点刺眼。
很多人看到这个结果,第一反应就是:怎么回事?我们的人呢?孙颖莎呢?王曼昱呢?陈梦呢?怎么一个主力都没来?难道国乒真的没人了吗?
这其实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根据一些体育评论员和圈内人士的分析,这次国乒派出的清一色年轻阵容,并不是因为主力“打不过”或者“不敢来”,而是一种战略性的“放手”。因为紧接着伦敦站之后,就是级别更高、积分和奖金也更丰厚的WTT法兰克福冠军赛。那才是真正的主战场,孙颖莎、王曼昱这些核心主力,需要把全部精力都留在那场硬仗上。
这种“分兵练兵”的策略,说白了就是用相对次要的比赛,给年轻队员们一个真刀真枪去国际赛场上闯荡的机会。好处显而易见,年轻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总不能永远活在主力的羽翼之下。但坏处也同样残酷,没有了队里“大姐大”压阵,这些小将们就得独自面对像平野美宇、申裕斌这样世界顶级的对手,压力可想而知。输球,几乎是她们成长路上必须支付的“学费”。
这场失利,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年轻梯队和世界顶尖水平之间的真实差距。纵歌曼在领先时如何保持心态,张翔宇在面对强敌时如何找到突破口,这些都不是在训练馆里能练出来的,只能在一次次残酷的失利中去领悟。
当然,困境中也并非全是坏消息。我们的削球手杨屹韵,就顶住了压力,为队伍保留了一丝火种。但她的前路同样艰难,下一轮就要对上欧洲名将斯佐科斯,那又是一场硬仗。剩下的覃予萱和石洵瑶,也各自面临着实力强劲的对手。
可以说,现在的世界女子乒坛,早已经不是十几年前国乒一家独大的时代了。日本队的整体崛起,韩国选手的异军突起,还有欧洲各路好手的搅局,整个格局已经进入了一个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任何一场比赛,稍有不慎,都可能阴沟里翻船。
这次伦敦的失利,或许只是一个开始,但对这些年轻的姑娘们来说,每一次摔倒,都是为了下一次能站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