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王全有,估计不少人第一反应是:“这谁啊?”可要说《亮剑》里那个嗓门大、脾气倔的丁伟,大伙脑海里立马浮现出那张熟悉又带点喜感的脸。没错,就是他——娱乐圈最不按套路出牌的一位“老炮儿”。
别看如今各路明星恨不得在镁光灯下打地铺,王全有倒好,人家直接把行李往村头一扔,回老家种菜去了。这年头谁还没点理想?有人梦想住进豪宅,他却偏爱泥土味儿十足的小院子。六十七岁的年纪,在村里溜达起来比小伙子还精神,一身力气都用来和韭菜较劲了。
说实话,这种生活方式搁现在简直像开挂一样。娱乐圈流量为王,可他偏不信这个邪。“别人都抢着上热搜,我抢着去地头。”这样的操作,不服不行。
其实早些年,王全有根本不是干演员这行当的。他小时候在河北农村撒欢跑,却迷上了唱评剧。你以为这是玩票?人家十几岁就考进北京评剧院,每天鸡叫头遍就得爬起来吊嗓子。冬天冻得牙打架也照练不误,这股狠劲儿,现在多少年轻人能学到半分?
只不过时代变了,评剧慢慢冷清下来。他琢磨着不能让才艺荒废,就转战电视圈。一开始还有机会做郑少秋替身,你听听,这诱惑够大吧?但他一句话拒绝:“我不要做别人的影子。”这一份骨气,让不少网友直呼:真爷们!
后来演《水浒传》的陆虞侯,把奸诈演绎得入木三分;再后来就是《亮剑》里的丁伟,那句“我老丁是出了名的铁扫把”,让全国观众记住了这个倔强又真实的大叔。有意思的是,他真正火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这波逆袭,比电视剧剧情还精彩。
红了之后,有些演员会飘,但王全有依旧稳如老狗。不管角色大小,都认真对待。《如懿传》这种大制作,他照样兢兢业业,把每个小人物都刻画得活灵活现。有网友调侃:“别人拍戏为了咖位,他拍戏就是为了过瘾。”
家庭方面更是羡煞旁人。当初和老婆是在朋友开的店认识,两口子一路走来三十多年,从没闹过什么幺蛾子。在娱乐圈这种动辄塌房的大环境下,他们家的感情堪称防弹衣级别。而女儿王念,更是一股清流。不靠爹名气,全凭自己努力成了一线主持,还被夸比明星更带范儿。有网友留言:“终于见识到啥叫‘星二代’中的异类。”
如今回归农村生活,看似淡出了江湖,其实只是换个赛道继续发光发热。他偶尔登台唱评剧,《包拯还乡》两小时连轴转,下台时观众手掌都拍麻了。这哪像退休老人,更像自带电池的人形充电宝。
网上总有人觉得他这样算“退隐”,甚至怀疑是不是混不下去了。但事实证明,人家根本没有退,只是不愿意被城市节奏绑架而已。在田间地头同样可以追求艺术,在村口舞台也能收获掌声。“艺术无高低之分,只要心中还有热爱。”这句话放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
其实细品一下,不难发现他的选择背后藏着一种豁达与通透。当今社会太多人盲目追逐表面的风光,却忘记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而王全有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真正的人生赢家,是敢于跳出舒适区,也敢于安于平凡日子的那个人。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效仿他的路线。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人生无需设限,无论在哪条路上,只要走得踏实,就是好日子。如果你觉得都市霓虹才代表成功,那可能只是因为你没见过夕阳下田野里的美景罢了。一边插秧,一边哼曲,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职业者啊!
对于那些总喜欢拿所谓主流标准衡量幸福的人来说,是时候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躺平”并不可耻,“归园田居”未必等同失败。当一个人在自己的节奏里找到快乐,还需要向谁证明什么呢?
最后,不妨留给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拥有选择权,你会愿意像王全有一样回归土地、拥抱真实生活吗?还是依然执着于外界眼中的成功标签,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