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一、闪电执法:475人同时被带走
9月4日清晨,美国国土安全调查局(HSI)出动200余名特工,对位于佐治亚州布莱恩县的"现代-LG新能源"合资电池工厂展开代号为"低电压行动"的突击检查。现场同步封锁办公区、厂房及三处宿舍,共带走475名工人,其中逾300人持韩国护照。目前全部被送往福克斯顿移民拘留中心,尚未有刑事指控,但均启动遣返程序。
二、韩方回应:合法出差为何变"黑工"?
- 总统李在明指示驻美使领馆"全力应对"- 外长赵显称"必要时就直飞华盛顿"
- 外交部第一次官朴润柱连夜与美副国务卿胡克通话,要求国务院介入韩企方面:
- 现代汽车强调被捕者均属分包商员工,与总部无直接雇佣关系
- LG新能源证实47名己方技术人员被扣,已暂停所有赴美出差计划
三、美方说法:签证法规不容妥协美国移民执法部门给出的理由:
1. 部分人员入境时未如实申报"赴工厂提供长期劳务"
2. 有人持B1/B2或免签ESTA,却连续工作超过90天
3. 工资单、考勤表显示"周工作时间60小时",明显超出商务考察范围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表态:"他们违反移民法,执法机构完全按规矩办事。"
四、数据对比:盟友工人被抓并非首次
2018年,德国供应商派驻南卡宝马厂的员工因"持旅游签做设备调试"被抓63人,最终以每人缴纳5000美元罚款、限期离境收场;2019年,日本丰田印第安纳工厂48名技术员被查出用B1签证打卡上班,企业被勒令整改并暂停外派半年;2022年,一家墨西哥分包商在德州汽配厂雇佣220名无证工人,导致整车厂被迫停产一周。如今轮到韩国,佐治亚电池厂300+人的结局仍悬而未决,但相同的剧本已反复上演——盟友身份并未带来豁免,只多了一层外交斡旋的噪音。
五、法律视角:B1签证打工后果有多严重?
根据美国《移民与国籍法》INA §212(a)(6)(C)(i),以虚假陈述获取签证并打工属于不可入境事由,最高可处5年内禁止入境。若非法居留超过180天,还将触发3年或10年禁入条款。简言之:
- 被认定"签证欺诈"=5年禁令
- 逾期180-365天=3年禁令
- 逾期1年以上=10年禁令
六、三大冲击:投资、供应链、政治互信
1. 76亿美元项目或延期 现代-LG工厂规划产能43GWh,原定2026年量产。韩媒称部分设备订单已暂停发货,工期至少推迟一个季度。
2. 美国电动车补贴变数 该厂被视作现代在北美获取《通胀削减法》税收优惠的关键。若产能延后,现代、起亚多款车型可能失去3750美元/辆的税收抵免资格。
3. 韩美FTA与签证政策 韩国国会明年4月选举,在野党借题发挥,要求政府"对美强硬";华盛顿移民强硬派则把此案当成收紧ESTA与B1审查的"活教材"
七、结语:当"制造回流"遇上"移民铁拳"无论最终是罚款放人还是遣返收场,此案都给跨国企业提了个醒:在全球供应链重塑与移民执法趋严的双重背景下,"盟友"身份不是护身符,合规比速度更重要。佐治亚工厂的塔吊何时重新全速运转,不仅关乎300多个家庭,也关乎韩美经贸合作下一步的温度。